top of page
隐藏人物Ⅱ
郑璇:离开社群和手语语言学参与的科技是无效的
郑璇:离开社群和手语语言学参与的科技是无效的
郑璇,聋人,手语和口语使用者,语言学博士、高校教授
手语数字化存在技术挑战:
很多开发者的出发点是情怀和公益,可能没想过,手语是这么专业的事情。
手语本身作为一门视觉空间语言,其语法规则和有声语言有很大差异;有声语言是线性的,而手语除了序列性之外还具备同时性。
很多科技公司研发的手语数字人打出的仍然是手势汉语的拼接,忽略了手语独特的语法结构和语流音变现象。
点击视频“按钮”播放视频1:
手语数字人的“鱼在水里游”演示
点击视频“按钮”播放视频2:
真人演示“鱼在水里游”的自然手语打法;
出镜模特:周梦婷
比技术更难的是让科技公司理解社群:
科技公司应在项目启动之初就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严密的可行性论证,此外还需要获得优质的海量语料。研发过程中,聋人社群成员和提供领域知识的手语语言学专家都不可或缺。
科技公司不应只考虑技术,残障议题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研发相关产品时,我们无法回避更广泛的问题。
点击视频“按钮”播放视频:
北京大学学生爱心社手语分社 2023年春季聋听交流活动手语社社员欢迎北京联合大学同学入场
我们真的需要手语数字人吗?
背后折射出的真正问题是高质量手语译员的极度稀缺。
手语翻译不是翻译语言本身,很多时候是在做语言和文化的中介者和协调者。
戎开雨,北京大学工学院2023届硕士毕业生、北京大学爱心社手语分社成员
下图为戎开雨创作的16个职业相关的手语打法卡通人物

相关手语打法的动态教学链接:
参考论文
下图为郑璇所写的“加快推进中国手语翻译的职业化——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思考”论文首页